第六章:小试牛刀

好些人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not an exact science)。 他们认为经济学与物理学或化学等自然科学不同,对解释现象往往模棱两可,十发起码三不中,与自然科学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在课堂上教学生,这样的质疑你会怎样响应呢?

我教本科生一年级时所举的例子,据说在美国的大学常被采用。 我把一枚硬币紧握在手,把手放开,硬币向下跌,然后对学生说:「上面没有强力的磁石,有谁敢跟我打赌,我把手放开硬币会向下跌。」没有学生响应。 「十赌一有谁敢下注?」没有响应。 「一千赌一怎样?」没有响应。 「一万赌一呢?」也没有响应。

我收回硬币,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百元钞票,对学生说:「如果我把这钞票放在有行人的街上的当眼之处,没有风,也没有警察,这钞票会不翼而飞。 要不要跟我赌一手?」没有响应。 「一万赌一怎样?」也没有响应。

我于是对学生说,在我指定的情况下,钞票会在街上失了影。 物理学、化学不能解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也不能解释,但经济学是可以解释的。 事实上,经济学解释钞票失与物理学解释硬币下跌的准确性完全一样。 物理学用万有引力解释硬币下跌,经济学以需求定律解释钞票失。 是的,没有警察,行人不太多,拾取钞票为己有的代价下降,这与指定在什么情况下硬币会下跌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能指出有关的局限条件,我们对人的行为的解释往往出现问题,但自然科学何尝不是如此呢?科学的精确性从来不是指有多少个数字,而是观察者的认同。 你不敢跟我打赌就是认同了。 在《功用的理念》那章内,我指出量度只不过是数字的排列与定名,而又谈及不同的量度数字。

要在这里以真实世界的例子来示范一下需求定律的用场,我要先指出我们还没有谈到生产,没有谈到市场的不同结构,没有谈到公司的组织,产权的划分,等等,所以需求定律的示范,在这里只能小试牛刀,选一些比较简单的实例。 但先让我否决一些书本上认为是推翻了需求定律的例子。

第一节:无知的含意

你在街上遇到一个不相识的人。 他对你说:「老友,我这里有一粒两卡的钻石,是真的,有证书,质量甚高,市价起码十万港元,现在我急于要钱,三千元卖给你如何?」他跟把钻石给你看,闪烁夺目。 你当然不会买,因为你不相信这个街上的陌生人。 就算那钻石的确是真的,你也不会相信,因为你不懂得怎样鉴辨。 如果你是专家,看得出是真品,你可能因为该钻石来历不明而不买。 你也可能像好些人一样,看也懒得看,因为你认为市值十万元之物不会卖三千元。

同样的钻石,在一间装饰华丽、大名鼎鼎的商店中,你可能乐意付价十万港元。 你的行为可没有推翻了需求定律,只是讯息不同,你信商店而不信街上的陌生人。

差不多任何物品,要准确地判断其质量绝不容易。 我们往往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成为一样物品的衡量专家。 要成为多样物品的专家你要付上整生的时间,而样样皆懂是不可能的事。 年轻时我对照相机很有研究,对不同镜头的分色处理下过功夫。 但今天买相机,因为科技变了,我要左问右问,请教朋友。

一般来说,无知,加上自己以往的经验,同类之物,我们见到价格较高就会认为质量较好。 这样的判断不一定对,但对的机会很大。 你会像我一样,认为市价较高质量应该较好,因为市场已作了鉴别。

在上述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见价高而买,见价低反而不买。 尤其是那些价格低廉、无足轻重的物品,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作什么研究的。 举个例,我很少用原子笔,但用时我选价格最低的、以透明塑料造的那一种,因为喜欢见到内里油墨的存量。 一天我叫女秘书替我买一枝最廉价的原子笔。 她买回来了,说是港币三元的。 我说:「不是这种呀,我要透明的那一种。」她说:「透明的只是一元多一枝呀!」她显然是认为价高一点,质量较高,而我这个大教授,靠笔为生的,不会用最廉价的笔吧。

因为讯息不足而以价的高低来作质量的判断,当然不违反需求定律。 这个以价判质的行为不仅真实,而且重要。 经济学者历来漠视这个现象,是说不过去的。 我自己对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行为想了很多年,最后的解释是从以价判质为出发点。 这现象在古董市场来得最明显:价低就往往被认为是假的。 好几章之后我才会给读者分析讨价还价的行为。

六、七十年代时,美国的石油进口有配额(quota)管制。 不知是否与此有关,汽车所用的汽油价格有一个怪现象,到今天还找不到解释。 那就是汽油的零售价有周期性的升降,像锯齿那样的。 价升是一次过地升,大约升三分之一;价降是逐步下降,大约为时两个星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顾客知道汽油价格变动的规律,见价一开始下降就尽可能不买,等其价多跌一点。

价的变动,可以引起这变动的方向会继续的预期(expectation),因而影响了需求(整条需求曲线移动)。 这也是没有推翻需求定律的。

回头说关于六、七十年代美国汽油价格升降的锯齿图案现象,以天才知名的嘉素(R. Kessel,七五年谢世)曾经与我辩论了很久。 他只同意我提出的一部分解释,那就是如果政府容许汽车用户以大容器在价低时储存汽油(那是犯法的),锯齿图案不会存在。 但这解释不了为什么这图案会出现。

从上述的几个例子可见,处理那所谓「其它因素不变」(ceterisparibus)可不是简单的事。 正相反,从处理「其它因素」的手法,我们往往可以看出一个经济学者的斤两。 困难的所在,是我们不能随意地以「其它因素」为借口,来挽救一个被事实推翻了的理论含意。

在计量(统计)经济学大行其道的今天,「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对「其它因素」的处理可以帮一点忙。 问题是这种分析陷阱太多,容易中计!好些时用这种分析的人中了计也不知道。

最可靠的处理办法,是想、想、想。 我们要想出一些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安全地避去「其它因素」的困扰。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想时要集中在验证条件(test conditions)或局限条件(constraints)那方面去:这个条件应该放进去,那个条件应该拿起来,调来调去,务求得到一些验证含意,被推翻了就是推翻了的。 这些验证条件或局限条件不能是空中楼阁,可以简化,但必须与真实世界的情况大致吻合。

(《经济解释》之二十三)

第二节:验证的条件

其它因素(other things)、验证条件(test conditions)与局限条件(constraints)这三者有相同之处,但在角度上有重要的差别。 我们不妨以需求定律来解释清楚。

一条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右下倾斜是定律)约束某物品的价与量的关系,二者皆是变量。 「其它因素」是指这两个变量之外的所有其它变量,有些我们让其变,有些不让其变。 变与不变的选择,我们在上一章分析过了。 这里要补充的,是好些其它变量与我们要分析的需求物品扯不上关系,这些无关的我们不要管。

「验证条件」这一词,在经济学上很少用,是我从逻辑学中的科学方法论那里借过来的。 以需求定律而言,验证条件是其它因素中的一小部分,是那些为了要创造一个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而指定的条件。 我在第一章谈及,一个验证含意(implication),或一个假说(hypothesis),若不被事实推翻,就算是解释了事实,也算是推测了事实的发生。 但这推测是要有条件的:依照需求定律,以逻辑推出来的假说,在某种情况下,甲的出现会导致乙的出现。 这里所说的情况,就是验证条件了。

虽然验证条件在经济学上很少用──经济学者喜欢用其它因素或局限条件──但我是喜欢用的。 衡量理论的含意,三者的角度不同,而我认为验证条件的角度看得最清楚。

在科学验证中有一种叫作关键验证(critical test)。 要解释事实或行为,我们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假说。 如果在你面前有两个不同的假说,你可以先验证一个,然后再验证另一个。 但你也可以想呀想,想出一个或几个验证条件,指定了之后,在逻辑上事实或现象只可以支持两个假说的其中一个。 那是说,指定的验证条件若选得高明,验证可以有如下的结果:一个假说是对另一个假说必定是错。 这就是关键验证,是科学验证上最精彩、最令人折服的。 调查局限条件来解释人的行为,若从验证条件的角度看,推出关键验证可事半功倍。 在第四节我会以例子作示范。

「局限条件」是指约束行为的所有条件,是经济学最常用的了。 以需求定律而言,局限条件不仅包括其它的有关因素,包括验证条件,也包括价格。 从验证一个假说或含意那方面看,局限条件的角度不及验证条件的角度来得尖锐,但若要把问题放大一点看,局限条件的角度就比较优胜了。 阿尔钦(A. A. Alchian)喜欢从产权的局限入手,深深地影响了我;他认为产权的局限与竞争的局限是同一回事,使我茅塞顿开。 科斯(R. H. Coase)的本领,是把所有局限条件归纳在成本之内。

整个经济学的原理或定理其实不多;如果你有明师指导,你会知道这些原理很简单,可以把重点拿得准。 问题是运用起来,以这些原理解释世事,其困难程度的上升以十倍计。 大致上,困难是有三方面的。 此前我提过了,这里要有系统地再说一次。

(一)世界的局限条件──约束每个人争取最大利益的局限──非常复杂。 局限是真实世界中的事,我们不可以随意假设。 我们可以简化,但简化后的局限条件必须与真实世界的大致吻合。 另一方面,局限条件数之不尽,与一个现象有关或无关的要分清楚──此「分」也,不可以乱来,而是要受到理论的约束。

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审查有关局限的困难。 在经济学的推理上,要政府资助教育,学券制是最可取的办法。 不少人认为香港要推行学券制(包括有相当话事权的曾荫权)。 然而,大家都同意,推行学券制的机会微乎其微。 那是为什么?说是压力团体反对当然是对的。 但在什么局限条件下他们的反对会有这样的力量?我可以肯定的,是若要解释为什么学券制在香港不被采用,一条需求曲线,加上局限条件,就足够了。 需求曲线浅,局限条件深,是以为难。

(二)验证含意──甲的发生会导致乙的发生──这里的甲与乙,又或加上丙、丁等的有关变量,必须可以在真实世界中观察到。 但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是一个意图变量,并非事实。 那是说,需求定律的本身是不可以验证的。 我们要以需求定律,加上逻辑,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 那是说,我们必须推出一些含意,在逻辑上避去了抽象的需求量的困扰。 要做到这一点,验证条件的指定就要讲功夫了。

(三)其它因素(变量)的变或不变的选择我们谈过了。 如果你假设某些其它变量不变,你怎可以知道它们在实际上真的不变?你可以作大量的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控制变与不变。 但你也可以想呀想,想出一些验证条件,证实这些条件的存在后,其它因素或变量我们不需要知道。 这样做,也要讲一点功夫。

第三节:不管成交量的含意

真实世界没有需求量,只有生产量或成交量。 因为需求量看不到,以需求定律来解释世事就多了一重困难。 数之不尽的经济学研究,其作者根本不知道需求量只是一个概念,洋洋大观的方程式实在令人尴尬。 专家如是,准专家的分析员更如是。

以亚洲人熟知的股票市场为例吧。 图表派(我称之为风水派)常用股市成交量的升降来推测股市的走势,其准确性与风水先生的水晶球差不多。 然而,此派盛行了那么多年,像风水那样,信者大不乏人。 原则上,股市完全没有成交──成交量是零──股价可以大升或大跌。

无论怎样说,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的灵魂,而这灵魂的重点是需求量这个抽象概念。 这是科学起点的需要了。 以需求定律解释行为,我们要不是能以逻辑把需求量与成交量挂,就是不管成交量,单以需求量转变的含意来阐释现象。 先从这后者举几个例子示范,因为比较浅。

上一章分析消费者的盈余时,我们提到榨取这盈余的一种办法,是收会员费。 会所收此费后,所内的食品供应价格比外间类似的供应价格低廉。 这是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含意。 若收了可观的会员费,所内的食品价格反而提升,需求定律就被推翻了。

又例如,本章开始时提出的百元钞票在街上不翼而飞,我指出警察或公安人员愈少,钞票失的机会愈大。 要是有两位警察站在钞票之旁,行人反而蜂拥地去抢拾钞票,需求定律就被废了。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街上的商店用大红纸写:「加价大倾销!」没有见过讨价还价时大打出手,因为顾客坚持多付钱而卖家挥拳相向。 没有见过排队轮购是因为价格太高。 没有见过手表的保证书上写明:「三个月之内必定不灵!」没有见过女人求偶时把自己的脸涂上黑色。 ……这些都是需求定律的含意。

可以这样说吧: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受到需求定律的约束的。 且让我们转到深入一点的现象去:以指定验证条件的办法来使需求量与成交量挂。

(《经济解释》之二十四)

第四节:单质的需求验证

「单质」是指一样物品只有一种质量,于是质多量多,质少量少,质与量相同。 金是金,银是银;一金是一金,一银是一银(当然,我们是以纯金或纯银算)。 这与第五章所说的钻石例子是不同的。 钻石多质,但因为几样「质」都被量度了,各有各的价,就变为多量。 一粒钻石的成交价,是多量多价的组合之价。 我们若说多质而不说多量,是因为好些物品的多质没有被量度,没有每质分别定价。 那所谓质(或称质量──quality),只不过是没有直接定价的其它量罢了。

我要先以一个「单质」的物品为例,来示范需求定律比较深入的用途:怎样指定验证条件而使需求量与成交量挂。 我选的例子是影印纸张,一张一张地算价。 当然,影印也可以有好些不同的「质」,但我们假设这些其它质不存在,或不重要。

我举的例子,是世界上好些大学的教授可以申请而获得一些研究金。 这研究金不是交给教授,让他为所欲为,而是由大学掌管。 指明是某教授才可以用,但也指明是只能用于研究的──教授不能用研究金请情妇花天酒地一番。 什么是研究用途说得分明,而影印是其中容许的一项。

现在假设一位教授在大学里影印,每张二毫,自己出钱是二毫一张,用由大学替他掌管的研究金也是二毫一张,后者由校方从研究金中扣取。 再假设这教授有两个不同的际遇,二者只能得其一。 其一是校方一次过地给他加薪十万元,可用作影印,也可以花天酒地。 其二是获研究金十万,由校方掌管作研究用途,可以影印,但不可以花天酒地。 在如上的两个指定的不同局限下,你说哪项际遇这教授的影印数量比较多?同样是二毫影印一张,加薪十万或研究金十万,哪方面的影印数量提升比较多?答案当然是研究金那项影印比较多。 这答案的肯定性是与硬币会向下跌一样的。

要解释为什么一个教授获得研究金的影印增加,肯定会比同样数目的加薪为甚,我们可以有数之不尽的假说。 我以需求定律推出来的假说是:可以花天酒地的加薪,一毫值一毫,但只限于某些研究项目的研究金,一毫之所值肯定低于加薪的一毫。 若这后者一毫只值前者的六仙,那么同样是二毫影印一张,加薪之价是二毫,研究金之价是十二仙。 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了。

在这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个重点。 一、从加薪转到研究金是局限的转变,而这也是验证条件的转变了。 只要我们能适当地选用验证条件,解释世事就如有神助。 二、验证条件用得好,需求量与成交量在逻辑上的动向相同,所以这二者算是挂了。 上述的例子,意图的需求量与事实的成交量的增减动向是相同的。 三、我不管你发明任何其它假说,但在我指定的验证条件下,我的假说会被验证为对而你的可能错。 若你的被推翻了,那么同一验证一对一错,就成为关键验证。 这显然是要靠验证条件选择得好才可以达到的。 四、那所谓其它因素的变或不变,在上述的假说中我们可以置之不理。 只要验证条件选得好,能使这条件之变成为重要的边际转变,其它因素就变得无关宏旨了。

第五节:多质的需求验证

不是所有好的需求假说都是我发明的(一笑)。 老师阿尔钦发明了一个,精彩而重要,但可惜棋差一,错了半步,使某些人认为艾师全盘错了。 我在这里把艾师的假说略加修改,作点补充,然后一般化地表演一下。

三十多年前,艾师见出产于美国加州的橙(又称金山橙)中,质量最高的牌子是新奇士(Sunkist),而新奇士的橙大都运到外地去,在加州本土反而少见。 为什么优质的产品运到外地,而留在产地的反而较差呢?艾师的假说发表后,两个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不同意,为文反对。 我的一个学生(J. Umbeck)加入笔战,橙就变作苹果。 今天行内的老生常谈,是苹果而不是橙了。

美国华盛顿州是盛产苹果之地,品种数以十计,其中红苹果(Red Delicious)的品质最受欢迎,市价也最高。 然而,明显的观察所得,上佳的红苹果大都卖出口,远渡重洋,华盛顿州的本地人多吃较差的或其它品种。 是的,今天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市场所见到的美国苹果,差不多全部是红苹果,华盛顿州出产的其它品种亚洲很少见。

阿尔钦的解释,是假设在美国顶级的苹果是每个二毫,次级每个一毫,其相对价格是二对一。 如果把苹果运到香港来,每个加运费一毫,到了香港顶级的是三毫,次级的是二毫,其相对价格是三对二。 二除以一是二,三除以二是一点五。 一点五低于二。 结论是,苹果运到香港后,虽然顶级与次级的市价都比美国为高,但以相对价格而言,顶级的在香港比较便宜(一点五低于二),所以红苹果而不是其它的就运到香港来了。

艾师这个假说解释本来十分精彩,但芝大的两位仁兄(J. Gould与J. Segall)在七十年代初期发表文章,以等优曲线的功用分析,证明艾师的分析错了。 引起争议的原因,是加州的橙与华盛顿州的苹果,出口的都是上品,这观察不可能错;另一方面,芝大二兄的等优曲线的分析反证,白纸黑字,逻辑井然,也看不出错处。 他们错了的是举出的反证实例:龙虾在波士顿原产地最可口,蔬菜在农村原产地比城市的好吃。 这两个反证例子不能成立,因为龙虾与蔬菜都是以新鲜为上。 波士顿的龙虾运到香港来,其肉缩水会少了三分之一。

我今天认为艾师的分析没有错,只是看错了角度;我认为芝大二兄的分析是错了,因为他们的分析图表的纵轴与横轴用错了「量」。 他们三个人都忽略了的,是顶级与次级的分析必定要从多质物品的角度入手。 以苹果的只数为量入手,不言自明地假设其它重要的质量──如糖分──不同,分析很容易弄错了。 苹果的糖分本身虽然没有直接地定价,但糖分的高低对价有决定性。 如果我们间接地把糖分的价算出来,问题就变得清楚了。

(我自己当年为这个问题想了很久,若干年后才想出「有质」量与「委托」量这个重要分别,才知道苹果的只量是「有质」与「委托」的合并。 糖分委托于只量,问题就清楚了。 此前我没有发表过「委托」量这个新概念,今可见本书第五章第六节。)因为一个苹果的糖分的多或少,运费都是一样,运到香港来糖分的每个单位的间接之价, 必定是糖分越高越相宜的──增加糖分的额外运费是零。 解释香港人要吃上佳的华盛顿州红苹果,阿尔钦加运费这个验证条件加得妙,但以美国的顶级与次级相对价格与香港的相对价格相比,是看错了角度。 正确的角度,是因为有了固定的运费,糖分及其它质量上升时,这些质的间接之价在香港跌得很快。 我们在香港选吃上佳的苹果或金山橙,是受到需求定律的约束了。 一个母亲要寄一箱衣服给在外地的儿子取暖,如果空邮运费是以每箱计,不计重量,箱子的大小经邮局规定,那么母亲一定会尽量把箱子装得满满的。 母亲的爱,也要遵守需求定律。 朋友,想想吧。 要是你穿上西装,带新相识的女朋友,隆重其事地到跑马地的雅谷餐厅去吃晚餐,你不会选吃汉堡包。 事实上,雅谷的老板明知你不会选吃汉堡包,他的高级餐厅没有汉堡包供应。 这是需求定律的含意了。 买了一幅高级的住宅用地,风景如画,你不会建一所简陋的房子在那里。 要是你发了神经,以简陋为贵,建造了那样的房子,你的建造费用一定血本无归:在建造后把房子卖出时,你所得的充其量是地价而已。 上佳的住宅用地,建造的房子必定是较佳的。 这也是需求定律的含意。

一个时间宝贵的人,千方百计地抽空去听音乐演奏,不会选购廉价座位。 坐飞机去巴黎度假,到那里的餐厅吃晚餐,叫的红酒会比同一个人长居于巴黎的为贵。 一个自己出钱请补习老师的学生,上补习课的出现机会,会比这学生进了免费大学,上免费课的出现机会为高。

如此种种,都是需求定律约束的行为,苹果与橙之类也。

(《经济解释》之二十五;第六章完)

第六节:成衣配额的分析示范

说过了,因为还没有谈到生产、市场结构等等话题,需求定律的解释威力示范在这里只能够小试牛刀,不能大展拳脚。 但在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发表的题为《配额:前车可不鉴乎?》的文章,是很好的需求定律的威力示范,同学们不用读到卷二也可以读得懂,而在该文的后部我引进垄断租值是妙着,同学们也可以读得懂。 兹将该文以楷体刊载如下,好叫同学们能体会到需求定律的解释力不是开玩笑的。

中国两年前签订世贸协议后,纺织成衣产品进入美国的配额按步取缔,其中一些取消了配额。 后者中有三种产品因为取消了配额而导致美国进口急升。 美国决定把配额于明年初放回去。 中国反对,说美国违反了世贸协议,美国则认为没有违反,吵了起来。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我不懂,但谁对谁错不是这里要探讨的话题。

经济学者是屡有分析配额的效果的。 他们一般是按照课本的方法,把几条曲线移来移去,看着法例加上一点变化,然后以些什么回归分析计量一下。 这种分析不是错,而是因为过于着重方程式与进出口数字,忽略了我认为是制造品配额最重要的含意,也即是说漠视了最重要的内容。 让我说说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成为世界第一成衣(纺织品)出口「国」。 你道为什么?是因为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及其它先进之邦,以配额约束香港纺织品的进口数量!

那些年头我在美国,亲眼看得分明。 六十年代,香港的纺织品只在低档的百货商场的地下(basement)出售,品质奇劣,价格相宜,见不得光,与数之不尽的落后国家的产品排排坐。 配额约束实施后,香港成衣的质量急升,几年之间由地下升到最高档的那一层,而价格也大幅提升了。 不少美国的高档牌子惨遭淘汰,或节节败退。 是的,七十年代后期,香港富有的太太小姐们,坐飞机到美国的高档商场购买衣服,买回来的都是香港货。

有什么奇怪了?四十年前美国某些州份把香烟税改为以每包算,香烟立刻加长。 若干年前西雅图某区政府委任的收垃圾公司发了神经,垃圾按每箱收费。 该区的垃圾箱立刻加大,塞得满满的,父母叫孩子在箱中的垃圾上跳,结果是垃圾箱重得拿不起来!

配额是值钱之物。 一件成衣要一个配额才可出口,制造商怎会不增加其质量呢?这正如香港进口的美国苹果与金山橙,因为高档的与低档的要加同样的运费,进口商当然选高档的了。 如果我瞒着老婆,偷偷地带一个像年轻的宋美龄到雅谷进晚膳,我不会那样傻,问侍应有没有汉堡包。

经济理论的解释当然还是那条需求定律。 香港中六学生懂得的答案,是虽然加上运费后,优质苹果与劣质苹果的价格一起提升了,但从相对价格那方面看,优质苹果的价格是下降了的。 需求定律的价格,永远是相对价格。 同样,提升成衣质量,其价格是上升了,但优质与劣质同样加上一个配额之所值,优质成衣的相对价格下降,所以出口的质量提升。

这分析,中六学生说得出有一百分,但到了博士后只得六十,强可及格,因为只是大略地对。 较为正确的分析比较深入,要把「量」来一个颇为复杂的阐释。 拙作《科学说需求》的第六章第五节处理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被配额约束了数量,香港当年会成为天下第一纺织成衣出口国呢?答案是两个理由的合并。 其一是优质使价格上升,而出口总值以价算。 其二是优质的成衣远为耐用,减少了他国的出口量。

另一个问题来了。 当年亚洲的国家都受到同样的配额管制,为什么主要是香港跑了出来呢?答案还是需求定律:整个亚洲只有香港容许配额在市场自由买卖。 这自由转让不仅使配额落于善用或适用者的手上,也使配额的价值上升,而这使香港的优质成衣的相对价格下降得更多了。 听说国内的纺织品配额也有在市场转让的,但因为法律不容许,市场就发明了一些偷龙转凤的转让方法。 这增加了交易费用,然而,一般的观察是国内的配额转让盛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应该与香港昔日的相若。

任何制造品都有多个层面的档次。 在国际自由贸易的市场中,不同之区会按他们的比较优势成本来选择各适其适的品质档次产出,选错了的制造商会被市场淘汰。 不是说在配额引进之前,香港的制造商没有能力产出质优、档次高的成衣,而是在国际自由竞争下,他们认为投资于高档次的产品,其成本斗不过先进之邦。

配额的引进,是把自由市场的质量档次排列更改了。 怎么可能呢?配额之前香港的成衣制造商认为走高档的成本过高,走不过,难道配额之后走高档的成本下降了吗?不是的。 答案是:配额引进之后,成衣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受到约束,使配额的每个受配者在某程度上拥有一点垄断权,配额之价代表着垄断租值,而这租值的存在容许持有配额的竞争者提升成本,因而容许成衣质量的大幅提升。 在持有配额者的竞争下,均衡点是质量提升的成本增加在边际上与配额的租值相等。 是配额租值给予成本上升的空间;是需求定律强迫质量上升的选择。 这是经济学。

是愚蠢得不容易想象的保护主义。 当年美国与其它先进之邦,为了保护自己的纺织成衣商,把落后而质劣的香港纺织品加上配额限制。 然而,到头来,落后的香港成衣商,因为配额保护着他们,给他们有可观的配额租值,让他们有成本空间大展拳脚,提升产品质量,把先进的配额倡导者杀下马来。 这叫做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些年来中国大陆的纺织成衣,有众多港商的参与,质量广及多个档次,其中不乏高档的。 入世之后,面对配额的瓦解,制造成衣的竞争急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配额的重临会使他们精益求精,可能把金缕衣造出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欧洲的什么名牌将会有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