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

(五常按:本文是《经济解释》卷三第六章《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的第一节。)

觅价(price searching)是指一个出售者所订的价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出售者自己决定,所以他要觅价。 减价卖得多一点,升价卖得少一点,含意着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绝大多数的市场是这样。 反过来,受价(price taking)是指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平线一条,按此价他可以无限量地销售,把价提升少许他一点也卖不出去。 在真实的世界,除了期货市场或近于该市场的产品,受价的行为少有。

觅价是因为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他要决定售价,不能不觅。 经济学是以出售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来界定垄断的:这门学问提不出更为可取的垄断定义。 垄断永远有竞争,只是程度不同。 我们这里关注的是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一个产出销售者会怎样选择订价与产量。 不是问应该怎样,而是问会怎样。

觅价分析麻烦有趣

西方的经济学者要不是对市场认识不足,就是认识的市场变化不多。 一九六四年我向老师阿尔钦提出在香港某些小街上,众多小贩摊子出售相近甚至相同的物品,但出售者不断地跟顾客讨价还价。 阿师有点不相信,跟我研讨了好些时日。 销售同样物品,在同一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出现讨价还价的行为,我想了三十多年才找到解释。 这是本卷第八章的话题。

讨价还价含意着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竞争者无数,这出售者算是个垄断者吗?算是,因为他面对的顾客被讯息费用左右着,不知道其他出售同样物品的最低售价为何。 讨价还价当然是觅价,出售者与购买者皆觅。 结果是同样物品,不同的购买者往往付出不同的价。 属价格分歧,是本章过后要讨论的话题了。

解释觅价的行为或现象是经济学比较麻烦的部分,从这里开始我分三章处理。 不容易,但非常有趣,也示范着经济理论的解释力。 牵涉到的理论不深,但概念要掌握得好。 传统的分析不着重真实世界的考查,因而漠视了理论与概念的变化。 这不幸的发展源自我历来佩服的马歇尔传统。 马前辈对概念的掌握弱于他推理的超凡本领,而后来的人把他的理论简化错了。

第一节:马歇尔的失误

从重视真实世界的经济学那方面衡量,马歇尔是古往今来天赋最高的理论家。 高不可攀,他跑了几年工厂才动笔写他的《经济学原理》。 百多年前跑厂应该没有我们今天那么方便,变化不像今天那么多,而更重要是马氏忽略了工业的合约结构。 解释觅价的行为,牵涉到的理论当然离不开需求与供应,前者重要的是需求定律,后者重要的是成本概念。 马歇尔在这两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混淆着重要的失误。

在需求那方面,弹性系数是马氏的发明。 虽然消费者盈余不是他首先提出,却是由他定其名而加以发扬。 弹性系数对解释行为的用场不大,但消费者盈余则非常重要。 马氏不重视后者的解释用场,而他的学生庇古对解释行为没有兴趣,把消费者盈余带到福利经济那边去。

吉芬物品否决定律

马歇尔处理需求的最大失误,是在他的一八九五年《经济学原理》的第三版引进了吉芬物品。 这引进否决了需求定律!严格地说,没有这定律经济理论无从推出可以验证的假说。 马氏重视经济解释,深知科学不容许以事实解释事实。 他是科学方法走在前头的其中一个重要人物,但要数十年后西方才发展好我信奉的科学方法:解释行为要有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假说——不可能被推翻是无从验证的。 吉芬物品的存在——即是需求曲线可以向右上升——使我们无从肯定物价之变人的行为会跟着怎样变,因而没有可以验证的假说。 我知道吉芬物品今天的经济学课程还在教,但那不是教经济解释。 我也知道近二十年有了新潮的科学方法,但验证假说还是基本的要求。

在卷一《科学说需求》我对需求定律的各方面作了详尽的解释,不深也不浅,但怎样用是要频频练习的。 从《经济解释》的卷一到卷四我都示范怎样用,而示范得最多是本卷。 我说过,不可或缺的经济理论只有需求定律,把这定律用出变化是解释行为的主要法门。

经济学难在掌握概念

转到供应那方面,主要的理论是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由马歇尔高举的von Thunen(1783-1850)首先提出。 这定律可用成本的变化取代(见《收入与成本》第六章)。 供应的重心所在,是成本概念的变化与掌握。 凯恩斯曾经说经济是浅学问,但有大成的人甚少。 这看法应该对。 但凯氏认为经济学要有大成需要多方面的学问集于一身,不一定对。 我认为经济学之难,是难在成本概念及也属成本的租值概念的掌握,而交易或制度费用也属成本。 换言之,经济解释的困难主要是局限变化的处理。

伟大如马歇尔,我认为他对概念的掌握是较弱了。 尤其是成本的概念,马前辈的掌握不到家。 不容易明白为何这样。 直接成本、上头成本(他也称间接成本)、准租值(quasi rent,可简称租值),基本上来自马氏的创意,但他自己掌握得不够好。

今天同学们背得出的成本(指机会成本)定义(背得出不等于懂),马歇尔奇怪地没有掌握得好,屡有失误。 成本是最高的代价,经济学鼻祖斯密知道,跟着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胜定理清楚地以逻辑证实,但李氏本人在应用上也常有失误。 跟着的密尔用得对,再跟着马歇尔则用得不对。 不是简单的发展。 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猛攻时,那所谓机会成本只限于那条「生产可能曲线」的阐释。 后来反复重读阿尔钦、弗里德曼与科斯这三位的作品我才对成本概念的掌握开始有舒适感,但还要过若干年,等到每次看成本皆向前看,等到懂得处理租值消散,才感到真的舒适。 历史成本不是成本,所以成本永远要向前看,本科早就教了,但运用起来懂得贯彻地这样看的凤毛麟角。 同学们要记住,一秒钟之前的选择也是历史,覆水难收的支出,不管多大再不是成本。

天才思想用得不对

马歇尔对成本概念掌握不足惹来不少麻烦。 那所谓准租值(quasi-rent)是他首先提出的,无疑是天才之笔,可以简称租值。 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他又称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也由他提出,也属天才。 可惜马前辈当年因为概念的掌握不足,不知道他说的准租值或租值与他说的上头成本是同一回事。 不是浅话题:二○○一年我发表《上头成本与租值摊分》(见《供应的行为》旧版第三章第四节),懂经济学的朋友读到皆站起来。 然而,我知道问题还没有圆满地解决,因为「灰色地带」还没有处理好。 这灰色地带可以很小或很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这问题我一拖再拖,不断推迟,拖到今天,走投无路,于是决定在本章第二节以《合约结构主宰成本定律》为题处理。

另一个麻烦,是马歇尔提出长线与短线的分割处理。 把不同的因素或变量分割开来,让某些变某些不变,可以示范每项转变带来的效果,作为一个分析的步骤有其可取之处。 但这样处理是数树木而不看森林,而解释现象要问为什么某些量变某些量不变。 受到马氏的影响,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好几项长线与短线的分析,科斯与阿尔钦等人皆认为这些发展对公司理论(theory of the firm,其实是分析市场,不是分析公司的性质)有灾难性的影响。

避开交易费用的麻烦

我认为马歇尔提出长线、短线的分析是有着一个不言自明的含意:他要避开处理交易或讯息费用这些局限。 他没有说明,但某些调整短线有困难,长线则没有,其含意是短线调整会较为容易地受到交易或讯息费用的左右。 避开处理交易费用带来的麻烦比当年马氏想象的严重得多。 交易费用(也是成本)是很难处理的局限。 科斯一九三七年提出时没有几个人重视,或认为是套套逻辑。 经济学者重视交易费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的。 这转变是跟马歇尔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离。 很不幸,可能因为交易费用的处理不易,演变出来的是卸责、恐吓、勒索等无从验证的假说,而最盛行的是博弈理论,也是无从验证。

回头说生产成本这个重要话题,马歇尔之后成本曲线也有长线与短线之分,也属灾难,而更头痛是好些课本把马氏的上头成本处理为固定成本,直接成本处理为可变成本——真的弄得一团糟了。 同学们要记住:成本永远要向前看,计划产出什么,量为何,要多快,用哪种方法,各有各的成本,没有什么长线短线的。 也要记住,那所谓上头成本是由市场决定的租值,而直接成本是不产出不需要支付的。 我在卷二处理过,本章第二节会再处理,但集中在上头成本的「灰色地带」。

漠视交易费用带来的困难不少,而或明或暗地假设交易费是零带来的困难更多。 马歇尔的传统有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之分。 如果交易费用是零(马氏没有说明),这两个市场不可能分开,而我在一九八二年指出如果所有交易费用真的是零不会有市场。 以一般均衡分析知名天下的瓦尔拉斯(L. Walras, 1834-1910)以N种产品及N减一的相对价格为分析的起点。 如果交易费用是零(瓦氏说明是零)品种之数(N)无从决定。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我还是拜服马歇尔。 他跑厂的经验让他的作品有真实世界的内容,而上苍赐予他的天赋使他创立的理论架构既完整又清晰,当年我读来彷佛拿着一件实物在手,看得到,摸得着,因而后来可以逐步改进。 一九六一年我开始读马歇尔,因为父亲的事业,我是从商店与工厂的环境中长大的。

(未完待续)

第二节:合约结构主宰成本定律

(五常按:本文是《受价与觅价》第六章《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的第二节。)

掌握经济学概念的困难源于变化多。 这些概念是从人类的行为规律演变出来的。 概念的变化是复杂理论的替代。 概念变化少要多用复杂的理论;概念变化多理论可以大手地简化。 我选走后者的路,认为复杂的理论对解释行为很困难。

作研究生时我学过不少复杂的理论。 后来为人师表,在研究院教理论时,那些没有什么解释用场的复杂理论可以应酬学生的提问。 然而,回顾经济学的发展,有解释力的作品永远是那些能把简单理论用出变化的。 说简单理论用出变化其实是说概念用出变化。 概念的变化可以很复杂。 世界本来就复杂。 基于复杂世事的观察,以简单理论处理,概念的复杂变化无可避免。 我们只希望能把概念的复杂变化再简化。

成本与租值的另一个分别

论到经济概念的变化,最复杂莫如成本,尤其是要加进也算是成本的租值、租值消散、交易费用等。 这些方面我在《收入与成本》花了不少笔墨,还要继续补充。 这里我要介绍另一个关于成本与租值的不同看法:成本的变动决定行为,而租值的变动是被行为决定的。

马歇尔提出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他又称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分别,很有意思。 跟马前辈有别,我把上头成本阐释为覆水难收的投资或签了不能反悔的合约,但因为竞争者往往也要面对类同的局限,覆水难收的投资会带来一种租值收入,由市场厘定,也由市场保护。 这租值是上头成本,其所值跟覆水难收的投资不一样,可以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是零。 租值可以作为成本看,因为入了局的人可以把生意卖出去,有这机会的选择。

马歇尔提出的直接成本,是不生产不需要支付的。 应该对。 不生产不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带来的一个含意,是面对需求这种成本决定是否要生产及产出之量为何。 除非是为了卖广告,或应酬,或乐善好施,或预期看好,市价低于直接成本是不会生产的。 直接成本于是成为这里要说的非租值成本,决定行为而不是被行为决定。

直接成本的定律

我要在这里提出一个定律,称「成本定律」,是只为直接成本而用的。 这定律说,直接成本是按量度产量而支付的费用。 为什么我要用上「定律」这样隆重其事呢?因为这定律可以方便地带到合约结构那方面去!不是定义,而是定律。 有两个理由。 其一是定义不可能错,但定律则可能错,所以有解释力。 其二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成本定律」有不少变化,可以推得很远。

同学应该记得,我在《经济解释》旧版卷三第四章第二节提出的「履行定律」跟这里提出的「成本定律」略有相同之处。 履行定律说凡是量度而作价的特质,提供服务者履行合约的意向增加,使监管费用减少。 换言之,卸责或瞒骗的行为主要出现在没有量度作价的特质上。 履行定律与本节提出的成本定律的用处不同。 相同的是量度与作价的关系。 在经济学这关系到处都重要,好比在价格分歧、捆绑销售等话题上,传统的错误分析往往错在这关系处理失当。 是后话。 (这里,同学们不妨重温《科学说需求》第五章第七节《何谓量?》。)

购买厂房与件工合约的例子

让我从曾经说过的说起吧。 还未入局,考虑投资设厂,购置厂房等投资是直接成本。 作这考虑时你一定盘算过要产出什么及产量的大概是多少。 这样,你是按量度产量而支付购买厂房等投资,没有违反我提出的成本定律。

现在假设你下了注,投资购买了一间小厂房,付清了账,只产出一种产品,只订一个出售价。 让我再假设你以件工聘请工人,即是工资以每件产品算。 厂房、水、电、材料等皆由你提供。 这里,厂房的投资再不是你的直接成本。 你不是把厂房租回来,也不打算租出或卖出去。 只为自用生产,厂房本身的市价变动不会影响你的直接成本。 但其他费用如水、电、材料、工资等是你的直接成本。 产品每件算工资,当然是按产量支付。 材料的成本也是按产量支付。 至于水与电,是按水表与电表支付,而产量如何水与电的费用会如何你心里有数。 这是说,工资、材料、水、电等皆按产量支付费用,皆直接成本,而这些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怎样变它们的组合会跟着怎样变,课本有教,这里从略了。

觅价与受价之别

这里关注的,是所有直接成本的合并会算出一件产品的直接平均成本与产量变动的边际成本。 如果生产率增加或厂房出现挤迫,边际成本会上升。 你是个觅价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争取财富或租值极大化你的产量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 因为边际成本在出售价之下,会出现一个所谓无效率的「死三角」。 但售价会在平均成本之上,得到的差距总和是租值的回报,也即是厂房所获的租值,上头成本是也。 如果你从事这项生产有过人之处,或是什么名牌宝号,还有另一些租值要加上去。 换言之,租值是由市场决定的,把生意出售可获租值的折现,但产量多少,卖何价,则由直接成本及市场需求决定。 还有一个重点,因为租值是上文说过的(机会)成本,而出售之价包括这租值,所以价为何,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就为何——你面对的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就是你的平均成本曲线,也即是平均收入与平均成本相同。 不是我的发明,是弗里德曼先说的。 要补充:假设产品只卖一个价。

如果你是个受价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平线一条,上述的租值算法没有变,只是卖价不由你决定。 因为你面对的边际收入曲线也是平线一条,跟面对的需求曲线一样,你的产量会较高。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的均衡点是提升了产量,死三角不复存在。 这是传统的完善竞争增加经济效率的看法。 接下来第三节可见,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觅价行为,死三角的出现是限于一种产品只卖一个价与不约束顾客购买量的均衡效果。 这里也要补充:受价者面对的需求是平线一条,课本教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曲线是碗形,是从碗形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直加上去。 其实也是价为何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也为何,有关的只是一点。

转换合约直接成本会变

现在让我转到一些变化去吧。 如果上述的厂房你不是买下来,而是租下来,每天算租金,随时可以迁出,那么你会以每天的产量来打你的算盘。 这厂房租金于是成为你的直接成本。 加上水、电、材料、工资等,你的产品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会上升。 在一般情况下,虽然加进租金直接平均成本曲线会移动上升,但边际成本曲线不会移动,所以产量与售价也跟着不变。 会变的是你自己的租值或上头成本:会下降。

我说在一般情况下你的边际成本不会变,是因为你要付的厂房租金没有因为你的产量变动而变。 这后者的变动是可能的,所以把厂房的上头成本改为每天算租金的直接成本,你的产量与售价有变动的可能。 机会不大,因为租厂房给你的业主通常不会管你的产量变动。 如果业主知道你的生意好,加租,你接受,这也只会使你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移动上升,不会影响你的边际成本曲线。

合约选择与成本定律的关系

不管怎样说,如果一个生产者的所有成本都是直接的,都是按着产量来支付费用,决定价格及产量一般而言会较为精确。 问题是交易(包括讯息)费用会增加。 你买厂房,不租,是为了增加一点稳定性。 你要求长期租约,不要每天算,理由也类同。 租厂房给你的业主也有你随时不交租的顾忌。 选择以哪种合约安排来处理你的生产活动,交易或讯息费用是重要的考虑。 合约选择,经济学的分析困难永远是交易费用带来的麻烦。 说这是因为交易费用,那是因为交易费用,会容易地走进套套逻辑的框框去,即是说了等于没有说。 处理不易,但可以处理——这是卷四《制度的选择》的话题了。

上述的重点,是合约的结构有变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分配会跟着变。 我提出的成本定律的主要用场,是照亮着一条路,教我们怎样看生产的合约结构的变化。 这变化要从租值与直接成本之间的替代看:这样安排是量度产量算成本,那样安排上头成本由市场决定。 有市场重要,分受价与觅价,产量为何由直接成本决定,而直接成本是由合约结构主宰着的。 换言之,要明白市场的运作,依照我提出的成本定律,重要的一步是问费用的支付是否按产量算。

转移算价怎样看

让我在这里向旁走一步,先谈另一个有关的话题。 那是转移算价(transfer pricing),很多大机构采用,尤其是西方的。 转移算价是指同一机构之内(或母子公司之间),不同部门使用机构提供的物资的调动要算量与价。 例如甲部门多用楼房面积要多算租金,乙部门用少了面积要减租金。 机构提供的笔、墨、纸张等,每个部门要记录下来,算价。 部门各自的工资当然更要算了。 这些是一家机构或公司之内每个部门算所用的物资或场地之价,会计部有清楚的记录,而会计部本身用了些什么也要算。 这些算价不是算机构产出的物品之价,而是算机构之内不同部门的物资使用的量与价,所以称为转移算价。 甲部门要求多点楼房面积吗?可以,但要加租金,而乙部门少了面积当然要减租金了。 你要多用一张纸,我比你少用一张,大家算清楚吧。

有趣,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时机构只有一个大老板,为什么还要这样算?解释有三,应该是三者的合并吧。 其一是在年尾分红时,不同部门的贡献要看他们各自使用物资的支出,滥用的行为于是受到约束与监管。 其二是不同部门各自算清楚,机构的运作增加了讯息,例如机构要增产或削减开支,不同部门要怎样调整有了依凭。 最重要可能是第三点:上头成本的租值由市场决定,机构老板不能不接受,但这租值提供的讯息没有直接成本那样清晰明确。 清晰的成本有助生意决策,所以老板要以「转移算价」这操作来看看如果上头成本是直接成本他应该怎么办。 这样看,转移算价是假设的直接成本了。

没有灰色地带的两端

让我转到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之间的灰色地带吧。 先从两个没有灰色的极端看:上头是上头,直接是直接,没有问号。 第一个极端起于交易费用的阻碍性太强,合约的安排无从以产量算支出。 有共用品性质的资源是好例子。 一家公司的名牌宝号可以很值钱,往往是曾经花了庞大投资才获取的租值,但拥有者无从按产量算使用宝号的费用。 发明专利或商业秘密,虽然租用合约不易处理,但存在,你按产量租用是你的直接成本。 如果秘密或专利是你自己拥有,因为是共用品性质你无从计算每件产品的费用为何。 自己拥有,自己使用,有共用品性质的资产带来的租值是上头成本,没有灰色地带。 (关于共用品,同学们要读《科学说需求》的第八章。 我不同意萨缪尔森等人的分析。)

另一个极端,是上文提到的以件工算工资,是直接成本无疑问,没有灰色地带。 分红或分成合约也可以从量的变动看直接成本的变动,也无疑问。 这里有一个麻烦:分成如果没有其他约束会出现抽税带来的效果,所以分成合约的结构会比件工合约来得复杂。 这里同学们要读我一九六八年发表的《佃农理论》。

两端之间可有灰色

在上述的两个极端之间,灰色地带是比较容易出现了。 例如以时间算工资,不是每天算的短约而是一年的长约,灰色地带容易出现。 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量度时间只是一个委托的量,不是产品本身,监管产量有较大的困难(见一九八三年拙作《公司的合约性质》)。 其二是时间工资合约为期愈长,生意的变化带来的产量上落可以很大。 你聘请了一位经理,约定了年薪,每月发工资,生意大跌你怎么办?你可以毁约打官司,可以关门说破产,但也可能期待生意有转机,守得云开见月明。 跟聘请的经理说明生意好有分红,所以工资调低一点有助。 但除此之外,生意下跌,你不关门,不毁约,你发给经理的工资要切进上头成本的租值去。 你希望生意有转机,这租值下降至负值你可能还要坚守。 这里的问题是在好些情况下,你发给该经理的工资再不能以产量算——委托之量也不能——不是直接成本,而是上头成本的租值消散。 这消散下降至零甚至负值,你还因为预期可有转机而继续支付工资,可以关门但不关,是赌博。 我曾经读到的统计数字说,这种赌博胜出的或然率不高。

结语

灰色地带惹来的麻烦,是在好些情况下我们难以判断由直接成本决定的边际成本为何。 这判断是解释生产与觅价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 做生意的人可能不知道,而假设他们知道虽然有科学方法论的支持,但经济学者历来没有说明他们假设的是什么。 漠视交易费用是灾难,假设交易费用是零也是灾难。

本节提出的成本定律教我们怎样看问题,同时指出,合约结构的安排有变成本的性质会跟着变。 直接成本是否清晰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 还有的是,不管是觅价还是受价,只要市场有竞争,合约的选择够自由,生产者是否知道边际成本何物可以是无关宏旨的:只要竞争市场有选择合约的自由,懂得数钞票,左尝试右尝试,生意乱做一通不会是大错。 合约的自由选择对经济运作重要,一九六六年构思佃农理论时我已经看得清楚。 可惜到今天经济学者还漠视合约的分析。

经济学者要解释做生意的人的行为,做生意的人听到经济学者的解释以为是发神经。 这是经济学者的咎由自取了。 经济学者通常不懂生意之道。 不需要懂,但为了研究,我曾涉及的生意有多种,因而深信经济学可以解释商人的行为。 我不是懂生意之道,而是知道市场发生着些什么事。 说什么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商人听来哈哈大笑。 他们笑经济学者不知世事。 我认为那是起于经济学者不从观察世事作为起点才用他们的理论及概念作解释,然后推出验证假说。

我希望从这节同学们可以知道,边际分析要用得有弹性,要懂得怎样容许灰色地带的存在,也要知道做生意的人在灰色地带的选择往往举棋不定,有些是独行侠,可以一博,有些家中有孩子要照顾,认为博不过。 知道局限及其转变,经济学推断人类行为的准确性与牛顿推断苹果会掉到地上的准确性是一致的。

灰色地带有灰色地带的处理方法,跟没有灰色地带的处理方法不同。 不知世事,以为没有灰色地带,是怪不得做生意的人嘲笑经济学者的。

(未完待续)

第三节:榨取盈余提升效率

(本文是《受价与觅价》第六章《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第三节。)

依照传统的分析,一个垄断觅价者面对的向右下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他的平均收入曲线。 假设没有上节提到的灰色地带,清晰的边际成本曲线自下而上,在平均收入曲线之下与边际收入曲线相交。 这是均衡点,产量与售价这样决定含意着觅价者的租值极大化,也是财富极大化。 售价是在上述二线相交之上遇到需求曲线的地方,也即是售价等于产品的平均收入。 这分析只有一种产品,卖一个价,而任何价消费者可以随意购买多少。 另一方面,作为平均收入的需求曲线是消费或需求者的边际用值曲线,即是说,售价是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最高边际用值。

无效率的传统阐释

依照这分析,边际用值等于价,但因为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这个价是高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相交点。 从社会的角度看,边际成本是社会要放弃资源来产出多一点的代价,而边际用值是消费者愿意付出购买多一点的最高所值。 边际用值高于边际成本,增加产量社会得益,因为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高于产出多一点的代价。 然而,一个垄断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价等于边际用值但高于边际成本,是浪费。 增加产量,边际用值会下降,边际成本会上升。 社会的最高利益是产量增加到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成本。 这是完善竞争或受价的理想世界,因为受价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平线,与边际收入曲线相同,等于价,产出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也等于边际用值。 受价的均衡点因而达到社会利益的最高处。

在资源的使用上,竞争受价与垄断觅价对社会的贡献因而有别。 觅价,边际用值高于边际成本;受价,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成本。 从前者到后者之间,边际用值高于边际成本那部分,逐步收窄到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成本时,在几何曲线上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社会浪费所值,萨缪尔森称之为dead-weight loss,我译为「死三角」。 这是垄断觅价历来受到经济学者诅咒的原因,而铲除这死三角是福利经济学的重心所在。

虽然「死三角」一词是萨缪尔森起的,分析「三角」的天下第一高人是我的好友哈伯格。 源自剑桥的马歇尔,发扬推广是剑桥的庇古与鲁宾逊夫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伦敦经济学院崛起,带来死三角的另一个热闹——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争议——我在本卷第三章第五节处理过了。 今天老人家回头看,跑厂跑市多年,发觉前辈之见属纸上谈兵,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逻辑上,边际成本曲线画不出来!这是本章与下章几次提到的话题了。

有利不图不成理

这里先说一个大麻烦。 死三角的出现是因为边际用值高于边际成本,而增产逐步收窄至二者相等的三角总和是增产对社会的贡献,但垄断者可没有增产,于是浪费了。 问题是,如果增产消除了这死三角,垄断者与消费者可以分享这死三角的利益,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呢?奇怪经济学者很少注意到这个尴尬的问题。 有时我的感受是他们希望社会无效率,正如某些无良医生希望多人生病,好叫自己能多赚点钱。 据说医生乱开药方的不少——经济学者也如是吧。

为什么大家有利可图而不图呢?说因为有交易费用,那当然,但没有交易费用连市场也没有。 是什么交易费用促成上述死三角的存在呢?同学们想不出答案不要难过,因为经济学教授也想不出。 我自己的答案,是除非政府诸多管制,上述的死三角根本不存在。

消费者盈余的解释用场

这里我要引进消费者盈余(consumer’s surplus)这个概念,在《科学说需求》第五章第八节我提供了三个看法不同但其实一样的定义。 简单地说,这盈余是决定了购买量,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最高用值与他需要付出之价的差别。 好比你口渴得要命,最高愿意出一千元喝一瓶水,但五角钱可以买到,二者的差额就是你的消费者盈余了。 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你的边际用值曲线。 物品卖一个价,你需求最后的量是价等于你的边际用值。 在此价之上与需求曲线之下有另一个三角,那是你的消费者盈余,因为你愿意付出这盈余三角之所值,但不需要付。 出售者当然希望能榨取这个你愿意付出的三角盈余,要怎么办呢?

让我假设你是市场的代表人物,很多个你的需求曲线向右横加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这样,处理你跟处理市场的方法一样。 界定你的消费盈余三角的需求曲线是你的边际用值曲线。 你的平均用值曲线是在这边际用值曲线之上,二者的关系跟平均收入与边际收入的关系相同。 如果出售者要以你的平均用值订价,高于你的边际用值,你按此价购买之量不会是你平均用值之量,而是价等于你边际用值之量,你还会有消费者盈余。 即是说,八个苹果你的最高平均用值是五元一个,但订价五元你只会买三个(五元是你的边际用值),有消费者盈余。 但如果出售者知道,他会订价五元一个,硬性规定你一定要买八个,否则一个也不卖。 这样,你的消费者盈余会全被榨取了。 用这种「全部或零」的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法出售,出售者的最高利益是产出的边际成本等于你的边际用值,死三角消失。

因为我发觉内地的同学奇怪地没有学过「全部或零」这条需求曲线(其实西方也少教,但香港的中学高考生应该熟识,因为他们的老师曾经是我的学生),我要再解释一次。 同学们知道的需求曲线是消费者的边际用值曲线,也是出售者的平均收入曲线,是每价任由消费者购买多少的。 售价之上与这需求曲线之下的三角面积是消费者盈余。 假设我是垄断觅价者,要榨取你的消费者盈余,一个方法是沿着你的需求曲线(也是你的边际用值曲线)每量收不同的价,从高价逐量把价下调。 这样,你的盈余会转到我的手上,即是被我榨取了。 这样「沿线」收价,你的需求曲线就变作我的边际收入曲线。 只要你愿意出的边际用值高于我的边际成本,或只要有死三角的存在,我会继续增产,出售给你的每量减价,直至边际的价等于你的边际用值等于我的边际成本。 死三角消失。

这里的问题是我们很少见到每小量逐量减价的行为,因而以为这种榨取盈余的方法行不通,尤其是消费者会反对开头价高的那部分。 但觅价者可用另一种不同的销售方式,效果一样。 那就是用你愿意出的平均用值订价,但你要买一个指定的量,否则完全不卖。 你的平均用值也有一条曲线,称全部或零需求曲线(all-or-nothing demand curve),即是每价你一定要买按此价指定的量的全部。 沿这全部或零曲线购买你半点消费者盈余也没有。 这全部或零的需求曲线是你的平均用值曲线,也是出售者面对的平均收入曲线,而你原来的每价任买多少的需求曲线则成为出售者的边际收入曲线了。

真实世界的例子

倡导福利经济学的庇古知道原则上一个垄断出售者可以这样做,但实际上市场见不到「全部或零」的销售安排,所以不能成事,死三角驱之不去。 真的那么困难吗?五十年前美国的迪士尼乐园收五元进场费,顾客进场后每项玩意再收费,是全部或零的安排。 你不进场是「零」,进场是「全部」,进场费从你的消费者盈余榨取,而进场后每项玩意的收费当然要比不收进场费为低,即是较为接近玩意产出的边际成本了。

同样,算得上是高档次的俱乐部或会所收一个可观的入会费,每月再收会员费,但会员在会场内享用食品其价会比同样级别的食肆为低。 入会费及月费皆属榨取消费者盈余,不容易榨到尽,但属全部或零的安排。

上述收进场费或入会费是全部或零的变化。 如果太多的顾客选零——不进场或不入会——怎么办?出售者可以分组别处理,例如昔日的迪士尼乐园的进场费学生或旅游团较低,而今天的名贵会所或哥尔夫球会一律是机构的入会费较高﹐私人较低。 入场费不同是价格分歧,入会费不同可能是,不一定是,我没有足够的资料作判断。 价格分歧是过后第七章的话题。

从边际看不需要榨取很多

这里要注意:说售价或消费者的边际用值等于产出的边际成本是不需要限于一种产品的。 我们要从使用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角度看。 一家卖小食的垄断觅价店子产出多种不同的小食,只要其中一种「边际产品」的成交价等于边际成本,死三角的浪费不存在。 其他售价高于边际成本的小食不代表着浪费,因为该小店的资源使用对社会的边际贡献等于这些资源的边际成本。 当然,这里要假设该店子不是贱价卖货尾或是割价卖广告。 另一方面,垄断觅价的亏蚀者无数,如果不管讯息或交易费用带来这些亏蚀,其损失是社会的浪费,是另一个死三角。 一般而言,不管是觅价还是受价,一家机构会有租值回报不同的产品,从而赚取边际产品之内的其他产品的租值。

以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法带到售价或边际用值等于或近于边际成本的安排是不需要全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 榨取大部分也不需要。 因为只要有死三角存在,或边际用值高于边际成本,增产可使买卖双方得益,生产出售者会试图增产。 例如到食肆进膳,正规菜谱之外有套餐,或有特价菜式。 其他产品的量大折价可能因为成本较低,也可能是按量折价推近边际成本的手法。

结语

同学们常见的一个觅价者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之下的边际收入曲线是限于一种产品,任何价皆让顾客随意选购多少的。 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家略有规模的工厂只制造一种没有变化的产品及任由顾客购买多少的。 批发商没有见过,零售商店也没有,虽然零售是指拆散了的。 经济学者假设的公司或工厂可能要到火星去找。 这假设对某些问题可以接受,但要解释死三角的存在与教怎样改进社会是开玩笑了。 根本没有病,经济学者胡乱下药作什么?

传统的死三角的存在是说生产者面对之价高于他的边际成本。 如果你是生产者,会不会那样傻,见价高于边际成本但不多产出呢?多产一件赚一件,不需要全部榨取消费者盈余,你会设法多产一件吗?当然会。 很小的一个死三角你也会试图增产来榨取多一点。 另一方面,如果一家机构产出多种产品,我们要从资源或生产要素使用的角度看经济效率。 只要其中某产品的某量达到边际成本等于顾客的边际用值,死三角不存在。

世界复杂,我们不应该先以理论推断世事为何,然后把世事简化来迁就理论。 我们要倒转过来,先知世事,找到有趣的,提出理论假说作解释,然后在理论的约束下试图把复杂的世事一般化。 昔日弗里德曼和我的共识是:说世界复杂无疑对,说世界简单无疑也对,从前者到后者之间的关键是理论对世事的解释能成功地一般化。 理论以简单为上,但用简单的理论复杂的概念变化无可避免。

消费者盈余是一个概念,有了不起的解释力,所以重要。 困难是要懂得怎样用出变化。

(未完待续)

第四节:边际成本的挤迫效应

(五常按:本文是《受价与觅价》第六章《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的第四节。)

上节分析一个生产觅价者可以通过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法来减低甚至铲除那因为消费者的边际用值高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而出现的无效率死三角。 觅价者是从消费者的需求那方面找寻有利可图的门径。 有前人分析过,但不够全面,变化也不够多。 同学们细读上节后可以多想出其他变化。

本节提出前人没有说过的挤迫理论,老人家的发明,是从觅价者的供应那方面铲除那无效率的死三角。 即是说,一方面觅价者可从顾客需求那方面出术,另一方面可从自己供应那方面出术,二者只用其一死三角可去,虽然二者合并使用的双管齐下在真实世界常有。

左出术右出术,都是觅价者出的术,消费者岂不是被欺骗了?不是的。 在市场,生杀大权永远在消费者之手:不买是市场中最大的权力。 生产者要千方百计讨好消费者,不出术不容易生存。 尤其是做厂,可以生存的我一律佩服。

我从一个造锦盒的朋友的例子想出一个挤迫理论。 先有多年的思维。 首先,我历来不清楚传统的公司理论假设资源或生产要素的空置或闲置是什么,又或者这传统暗地里假设满负荷(full capacity),即是没有空置资源。 但这满负荷的定义是什么呢?传统没有说,是不知道吧。 跟着是我在本章第二节提出的成本定律。 有了这定律,我提出的上头成本概念在实际用场上可以操作了。 一个晚上,半睡半醒中我把资源空置与成本定律合并起来,翻来覆去,突然想起一九七七年自己发表的关于座位票价的思维,加进去后一个完整的挤迫理论冒出来了。

挤迫理论是座位票价的延伸

回头说那位制造小锦盒的朋友。 他制造的锦盒是为印章或花瓶之类用的。 造得特别好,所以生意兴隆。 应接不暇,他要顾客排队等候。 说明是赶急的他可能加点价,但一般而言他要顾客排队。 他说加价顾客会流失,当然对,但他认为顾客排队重要。 制造商一般如是,希望有顾客排队,所以生意好时一般不加价。

制造锦盒的朋友无疑是个觅价者。 解释他希望顾客排队因而不加价,我们要注意他拥有或雇用的生产要素之量怎样算。 经济学有两种算法。 其一是天然单位(natural unit),即是一平方厂房就是一平方,一个工人就是一个。 这是传统的算法。 其二是鲁宾逊夫人提出的效率单位(efficiency unit),以同样生产效率算生产要素的单位,很少人用,而在卷四分析件工合约时,我会指出夫人是用错了。 这两种算法皆忽略了另一个去处。 以传统的天然单位量度生产要素,其量不变,运作的挤迫度增加在某阶段可以增加产量,跟着总产量达到一个顶峯,再挤迫产量会下降,边际产量下降定律使然也。 我在这里要提出的挤迫理论,可不是边际产量下降那么简单,而是在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空置或闲置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传统的分析没有处理好。 我因而想到一个生产的老板可以用价格的调校来调控生产的挤迫程度,让顾客施压。 这是把我一九七六年发表的关于座位票价的思维与边际产量下降定律及成本变化这三者合并的理论了。

边际成本的挤迫效应

上述造锦盒的朋友只有一间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小厂房,挤迫,但还可以增加产量。 工具可以用得较为频密;小厂房可以多挤进一两个人;工人可以提升拼搏,密不停手。 换言之,挤迫虽然会使边际产出下降,但有一个阶段总产量与总租值会增加。 我跑过工厂无数,知道工开三更的其生产要素或资源通常还有某程度的空置,或多或少挤迫可以挤出一点产量增加。 不是说产量要增加到最高点,而是老板要争取的是租值升到最高点。 后者比前者先到。

再看造锦盒这个简单例子吧。 因为不同的盒子变化多,不能以件工算工资。 本章第二节说过,时间工资,不是短暂的,容易出现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愈大,直接成本愈难界定,边际成本曲线愈是画不出来。 然而,挤迫出现这灰色地带开始消失!挤迫愈甚,直接成本愈清楚,边际成本于是变得清楚了。 这是因为有挤迫容易衡量工人的时间产量。 我在第二节提出的成本定律成立:虽然时间是委托之量,有挤迫可以容易地按产量算时间工资。

跟着出现同样重要的观察,是挤迫会导致边际成本上升得快——边际产量下降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边际产量转变之外,一般的情况是挤迫会导致工资在边际上升:赶工及加班等会提升边际工资,或要加点分红或奖金,而在中国,老板提供的膳食会丰富一点。 这些增加也是直接成本,促使边际成本上升得更快。 然而,因为生产要素在程度上有空置,在一个阶段挤迫导致边际成本的上升会带来上头成本的总租值上升。 那是厂房、工具、老板名头等租值。 也是直接成本的水、电、材料等的平均成本通常不会变。 如果再增加挤迫边际成本的上升使总租值下降,老板不会再提升挤迫——加价为上也。 这里要补充:刻意地用挤迫的方法来赚取的最高租值,不会比课本教的工资等于边际产量那种没有交易费用因而没有物资空置带来的租值那么高,但考虑到因为有交易费用而出现的物资空置的问题,在一个阶段挤迫会提升租值。

话得说回来,在资源或生产要素空置的话题上,我不知传统的分析究竟怎样看,也不肯定该分析是否假设没有空置。 但我在这里提出的要点是清楚的:满负荷或没有空置的定义,是挤迫程度使总租值达到最高点。 换言之,资源的负荷永远有弹性,而满负荷的定义只能从经济收益那方面看。 说过了,传统的公司理论(theory of the firm)是没有什么值得保留的。

挤迫程度是选择的结果。 造锦盒的老板是个觅价者,知道他订的价可以高一点或低一点,或生产要素可增可减。 调校挤迫的方法主要是调校价格。 挤迫的程度跟价格的变动反方向走。 老板会订哪个价呢?会订与边际成本会合之价!可收之价高于边际成本,没有理由不增加产量,减一点价,顾客施压,挤迫度上升,边际成本上升得快。 换言之,挤迫的一个效果,是把边际成本挤到售价或顾客的边际用值那里去。 是的,只一种产品挤迫也会挤出这样的效果。 价等于边际成本,厂房、工具等的租值会达到最高点,均衡点是边际成本等于价等于顾客的边际用值。 租值的边际升幅是零,但在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总租值会比没有挤迫为高。 这租值增加是上升得快的边际成本曲线之上与售价之下的另一个三角。 无效率的死三角不存在。 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收入的均衡。

有利可图双管齐下

让我们回头看问题。 代表供应的边际成本曲线向右上升,代表顾客需求的边际用值曲线向右下降,二线相交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用值的均衡,满足了帕累托。 说垄断觅价无效率,不能满足帕累托,是说产量因为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相交点在价或边际用值之下,使边际用值高于边际成本。 死三角出现,但这死三角的存在是说消费者与生产者皆有利可图而不图。

上节提到的榨取消费者盈余是生产供应者沿着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出术,可以有几种变化。 本节提出的挤迫理论是生产供应者沿着自己的边际成本曲线出术,减一点价会提升挤迫,边际成本上升快得,因为边际产量下降之外其他直接成本(例如加班工资、分红或奖金等)会在边际上升。 生产出售者所获的最高租值是把边际成本挤到与价格会合那点去。

沿着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榨取盈余或沿着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提升挤迫,二者只满足其一整个死三角消失。 前者卖家的利益较大;后者买家的利益较大。 二者的混合使用常见。 前者可让消费者保留大部分盈余——要点是在边际上榨取;后者可让员工分享租值。 无效率的三角消失会使老板、员工、消费者三方面得益。 这分析容许交易或监管费用存在,但通过价格调校的安排这些费用是被压下去了。

以调校价格来调校挤迫度是我一九七七年发表的关于座位票价的思维的延伸。 昔日不少行内朋友质疑,今天尽皆喝彩。 不知他们对老人家新发明的挤迫理论怎样看。 不是挤到无可再挤,也不是挤到产量最高,而是挤到租值最高的边际成本等于售价。 一种产品如是,一家机构多种产品会有一种或以上的产品如是。 这里的困难,是交易费用的存在往往导致合约的安排锁住了资源或生产要素调动的灵活性,例如签了长期合约,租金与工资不能下调。 这样,当生意不景,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空置,产品的售价没有以下调来提升挤迫与租值的空间!我认为这是生意亏蚀需要关门倒闭的一个主要原因。

挤迫调校与工作发放

离开了造锦盒的小老板,跑到较有规模的制造厂去,本节提出的分析依然适用,只是略为复杂。 制造厂通常有多种产品,原则上价高于边际成本老板会争取制造,有时见过于挤迫导致边际成本过高,不接单,有时因为有空置或不够挤迫而求客。 同样的产品在不同挤迫度之下可有不同的价。 有时赶工要立刻砌出生产线,协助舒缓挤迫,员工辛苦,不补贴一点中国的小厂要多买几只鸡做菜了。 一厂之内,不同的产品有些租值可观,有些租值是零。 说某产品在边际上有零租值是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用值,满足了帕累托,而厂商要争取的是边际之内其他产品的租值总和达到最高点。

我也要提出工厂之间互相发放工作的现象。 中国的工业以地区集中知名,除了原料及专才因为集中易得之外,互相发放工作对调校挤迫有助,是价格之外的另一种调校,可以减少挤迫度的大幅波动。 更要提及的是那些所谓山寨小厂的出现,是跟着大厂搵食的。 不是嗟来之食,而是好些琐碎工作大厂不胜其烦,要发给山寨小厂造。 这种发放由大厂监管质量,但山寨小厂无疑是协助着大厂的挤迫调校。

引进榨取消费者盈余与挤迫效应,传统的垄断觅价无效率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但我要问的可不是什么好什么不好,也无意改进社会。 重要是这里提出的分析可以解释大家观察到的市场现象。 这才是经济科学。 从有解释力的角度看,边际用值等于价等于边际成本根本不重要,真实世界是否有这种均衡无关宏旨。 重要的是这分析提供了一个推理架构,教我们怎样想与怎样观察才对。

(第六章完。 本章原本打算推出价格分歧这话题,但细想后认为价格分歧与捆绑销售合并较为合理。 这二者是第七章的内容。)